RPA | 2020的下半场已开启,我们应该有哪些思考?

2019年下半年,RPA似乎一夜之间火了起来。在很多人对RPA的概念还不太明晰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悄然成为创投界的一个小风口。动辄上亿的融资和纷涌而至的玩家让这一赛道变得甚为喧嚣,故而2019年被称为中国“RPA元年”。且不论这一称谓是否恰如其分,至少它标志着多年来RPA的认知度首次出圈,迎来了其大众化的破晓时刻。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是指软件流程自动化,也可以理解为自动化机器人。RPA 不是一个具有实体的机器人,而是一个在用户端自动执行的软件,借助一些自动执行的脚本完成一系列原来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企业借助RPA可以取代大量、重复、繁琐的日常业务流程,或者成为高强度工作的劳动力补充。
 
近两年,RPA在全球软件市场的细分领域属于增速最快的第一梯队,逐渐引起大众瞩目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其中既有纯RPA创业公司,也有传统的运营运维服务商,还有互联网巨头孵化的AI公司。在Gartner去年发布的首份RPA魔力象限中,UiPath在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中位居首位。这家始创于2005年,目前估值超70亿美元的公司是RPA行业中公认的先行者。51CTO日前采访了UiPath中国区售前总监陈磊,就RPA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具体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RPA目前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如何判断RPA对企业的适用性?
“RPA+AI”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RPA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01

RPA市场的“中国故事”

 
对企业来说,RPA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验证、建造、推广、规模化。据陈磊介绍,中国在RPA领域起步较晚,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前两个阶段。相比之下,同属亚洲市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对于RPA技术的接受度更大,市场覆盖率更高,成功实施RPA实现业务自动化的企业也更多。
 
“根据市场调研,使用RPA的最大驱动力来自两方面,成本和工作效率。”陈磊提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以及对于流程效率的追求,市场对于RPA的关注度就会越高。
 
以日本为例,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因此对于RPA的需求相对迫切。反观中国市场,直到近两年RPA才迈上发展轨道,背后也有其“日久年深,水到渠成”的故事。
 
一方面经过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线上办公逐渐成为常态,为RPA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面临人口红利的消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寻求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更多企业意识到要提高数字化能力来应对不期而至的危机,对于提高业务连续性以及降本增效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涨。在这一背景下,RPA这样部署快、成本小、灵活性高的工具自然更容易获得认可。而且近年来随着RPA与云计算、AI等技术的融合渐深,其能力边界得到进一步延展,更能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场景需求。
 
陈磊认为,中国的RPA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依据有两点:
其一,应用场景涵盖面广,且比较具有通用性。从业态上来讲,几乎每个行业都会有财务、税务、HR、供应链这样一些场景,在这些方面RPA可以成为贯穿流程的利器;
其二,国内目前涌现了很多RPA产品,国外也有很多厂商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比如今年4月微软的Power Automate全面上市,也侧面印证了中国市场的潜力。 
 
当然,RPA能否达到市场的高预期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外挂”型的工具,RPA能不能找到不可替代的新场景,或许是这一技术能否吃到长期蛋糕的关键。
 

02

技术可行的领域,商业不一定可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之所以对RPA抱有疑虑,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觉得RPA的应用场景过于狭窄。“行业数据表明,当前UiPath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于金融、制造和电信这三大行业。”陈磊提到,“但这并不意味着RPA只适用于这些行业和领域。”
 
随着IT水平的提升,企业会经历多轮新旧系统的更迭,如何高效完成数据迁移也成为刚需。而RPA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软件,可以通过模拟人工操作完成数据流转和整合,而不需要对其他系统进行接口打通和二次开发。陈磊认为,从RPA的“非侵入式”技术特性就可以看到,其应用范围是很广的。真正决定一个企业到底要不要上RPA的关键因素是投入产出比。收益大于投入,说明项目可行,反之,投入大于收益时,即使技术上可行,商业上也没有实践价值。
 
在选择了RPA的企业中,也有不少实施失败的先例。究其根由,陈磊总结了3点:其一,挑错了流程。当一些不太适合做自动化的业务流程被安排做了自动化的时候,其投入会非常大,而相比之下,收益微乎其微;其二,挑错了产品。目前RPA市场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每个厂商的擅长领域不同,如果不进行优劣势比较,很容易踩坑;其三、项目管理方法不科学。这一条在IT项目里是通用的。项目实施的方法论科学与否,项目实施的经验充分与否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要判断企业是否要用RPA,哪些流程适合用,作为企业来说,一般要从试点操作开始,来确定RPA技术在相关流程上是否可行。作为有经验的厂商来说,通常也会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进行预判。
 
陈磊介绍:“首先根据经验,我们大致能判断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哪些点适合RPA,比如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这一类集中作业中心,肯定会有大量的高重复性且有明确规则的业务去操作。此外,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按照我们对于业务流程进行识别的方法,结果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量化计算来判定。假设企业提供了一个业务流程,我们会去统计这个的流程的通用性有多高,包括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数,每天所花的时间,处理的件数,之后将自动化实现后的结果与FTE(全职人力工时)进行对比。同时计算出自动化的成本,成本通常由机器人license的订阅成本,流程包的开发,和运维成本三部分构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权衡RPA是否合适。”陈磊提到,如果挑选的业务流程比较科学的话,RPA项目基本上6个月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03

“RPA+AI”打开的想象

 
RPA能从冷门圈走到聚光灯下,除了需求的驱使外,技术的变量也不可或缺,其中关键可能要归功于AI。
 
传统的RPA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自动化,要发挥作用,前提必须是规则明确,流程固定,任务简单。因为传统RPA主要是通过模拟人对键盘、鼠标的操作,来代替人完成计算机系统上的重复工作,不能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也不能实现类似于将纸质信息录入电子系统这样线上线下的交互,一旦在单点环节涉及复杂任务,就无法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化,因此使用场景十分受限。而AI可以赋予程序的是一定的认知、学习、推理能力,让相当机械化的软件流程自动化技术向灵活的方向进化,常见的计算机视觉、OCR、语音识别、NLP等技术可以帮助RPA处理一些非结构化的对象,解锁更多的应用场景。
 
陈磊说道:“比如保单识别就用到了OCR技术,通过聊天机器人完成报销就涉及NLP的一些领域。RPA的作用类似于胶水,它把人工智能的这些基础技术黏连起来,在人、流程、系统之间构建了一张大网,基本可以覆盖工作过程中的大部分业务。同时RPA本身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当你在使用这些AI技术时,不用再单独搭建一个运行环境,在RPA的平台上就可以跑起来。”
 
RPA和AI之间的适配度极高,软件流程自动化有二十年的发展史,技术比较成熟,而且面向的都是非常务实的市场需求,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虽然无限美好,但现实里落地比较困难,整个业界都在寻求真正的突破口。从这一层面上看,AI为RPA开拓了能力和想象的边界,而RPA为AI落地提供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可能。两者结合迎来了资本看好、市场升温的高光一刻。
 
不过基于NLP等AI技术自身还需要不断进阶和自我完善,RPA要成为真正的智能RPA,能够自主识别、分析、判断、执行任务,完成质变,尚需时日。
 

04

“一人一机”的时代终将到来

 
当RPA逐渐被大众接受,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厂商开始瞄准这个市场,先行者UiPath的成功或许不能复制,但他们的做法也可以为中国玩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方面他们深耕通用能力,打磨技术平台。今年5月UiPath推出业界首个端到端超自动化平台,通过充分利用流程发现工具与员工众包决定自动化内容,解决了端到端自动化生命周期问题,新的部署方案帮助企业从UiPath 自动化云中直接管理机器人。
 
另一方面他们持续加强平台+开发者社区的打法。通过运营UiPath论坛吸引开发者用户,通过UiPath Academy在线教育项目为开发者提供RPA课程和认证证书,让这些开发者自动成为UiPath和大量长尾客户、需求之间的桥梁。
 
此外,在本土化的实践中,UiPath在面向中国市场时尤其注重技术和商业生态的扎根落地。一是与本地的AI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解决RPA平台上部分AI功能的中文支持问题;二是提升UiPath产品的本地集成能力,比如对于金蝶、用友、帆软、泛微等本地软件产品的支持,更契合中国企业的IT环境;三是打造中国UiPath论坛,建立本土生态。
 
从长期来看,高效的技术手段取代低效的人力劳动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RPA的普及还是引发了一些焦虑:机器取代人是否会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陈磊认为很多人对此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坦率的讲,RPA本身具备两种功能,一是取代人,一是协助人提高效率。有些工作其实是员工本身也不愿意做的。举个例子,合同比对,假设一个企业有300个供应商,不同供应商有不同的合同模板,每天做这项工作其实就是不断重复相同的事情,价值并不大。但这项工作又很重要,因为合同涉及之后的付款及责任归属,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做。有了机器人之后,大部分工作就可以交给机器去做,人只要去处理一些例外的、异常的部分。这无论对于员工还是企业都是有益的事情。”
 
“有些工作即使没有RPA技术也会消失,那些对人的成长和企业的革新价值很低的岗位肯定是会被慢慢淘汰的,而且新技术会催生新岗位。采用RPA技术,对一些员工来说,就是驱使他们从一个具体环节的操作工转变为机器人的管理者,或者流程的优化者,或者平民的开发者。当然这中间需要正确的规划、沟通和引导。”
 
面向未来,对于RPA技术的发展方向,陈磊简要总结了三点趋势:
一人一机。“我们判断,将来业务用户对于RPA的使用会像 Office一样,每个人工作的时候都会主动使用。”当然“人手一台机器人”的前提是RPA的简单易用,让最接近流程的员工构建自己的自动化系统,创造数字化产能,提高员工生产力。
 
超自动化。这是Gartner去年发布的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之首。“业务用户的能力有其局限,梳理流程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从UiPath来说,目前就是通过平台和工具提供抓手,让业务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找出部门或机构里哪些地方自动化程度比较低,进而发现并持续改进他们的流程,提高自动化投资的回报速度。”
 
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这并不是指作为一家公司要掌握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但我们觉得,如果你能够主动去融合更多的主流的AI技术,你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虽然目前大多数RPA工具并没有多少AI元素,但越到后期,融合AI的RPA会崛起的越快。”
 
【后记】
RPA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的道路颇有“十年磨剑,一朝成锋”的意味。固然其商业模式还不够完美,尤其在中国市场,付费订阅的模式受到不少质疑,但它确实给数字化转型风潮下的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选择。且不论未来RPA的技术路线会呈现怎样的图景,它所代表的用机器取代大量重复人力劳动的理想必定会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刚需。
 
文章来源:51CTO.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PA中国 | RPA全球生态 | 数字化劳动力 | RPA新闻 | 推动中国RPA生态发展 | 流 > RPA | 2020的下半场已开启,我们应该有哪些思考?

本文来自RPA中国